昨天周末,我和小姐妹们来了一场久违的约会。 明明春光正好,好友雯雯却待在一旁闷闷不乐,一问才得知,原来她们一家与大儿子闹了别扭。 她家大儿子如今14岁,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前段时间,儿子上课时间去了网吧打游戏,被老师发现后联系了家长。 雯雯老公脾气有些暴躁,听闻这事后回家就打了儿子一巴掌,结果没想到这彻底触发了儿子的逆反之心,接下去的一周都没跟父母说话。
雯雯看见儿子的情绪不对劲,跑去学校问了儿子的好朋友才知道,其实他因为之前的月考成绩,本身心理负担就比较大。 那次去网吧,也是实在太难过,想要发泄一下,这次被他爸爸的一巴掌,更是打得绝望了。 雯雯回家告诉老公这件事,想要他跟儿子道个歉,结果对方说了一句:“现在小孩就是打少了,一点小事就要死要活,我们小时候天天挨打,怎么啥事都没有?” 了解事情原委后,我们都劝导雯雯还是多关注一下儿子的心理健康,毕竟如今的抑郁症青少年还是挺常见的。
每五个孩子,就有一个抑郁症?
有研究发现,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的比例是19.85%,其中中部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占比较多,达到了23.7%。
从这个数据来看,这也就意味着,大约每五个孩子,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 另外,《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提到过一组数据: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门诊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且就门诊的接诊儿童年龄来看,儿童心理问题逐渐低龄化,泉州就曾经接诊过3岁的幼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儿童心理问题不容小觑,父母要从小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酿成悲剧。
为何以前的孩子天天挨打,却很少出现心理问题?这个问题,或许不少父母都想了解清楚。80、90年代出生的父母,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家庭条件有所改善,但长辈们还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套教育理念。 从小被父母混合双打,似乎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可即使天天挨打,好像也很少听说有出现心理问题的。 如今的小孩,从小吃喝不愁,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为何还如此玻璃心,稍微碰一下就脆了? 其实并非他们脆弱无能,而是因为他们从小面临的环境可能更加复杂,内心背负的压力更大。
1、过去的小孩有完整的童年 80、90后一代的年轻父母,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虽然不像如今的小孩,有那么多先进的娱乐设备,物质资源也相对匮乏,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可以约上小伙伴一起自在地疯跑,上山下河无所不能,即使父母也会拿你们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甚至一言不合就开打,但大部分时候,你还是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所在。 周围有小伙伴的陪伴,有太多值得你们去探索的东西,总能抵消掉你的委屈和难受,让你对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期待,不良情绪总有一个发泄的途径。
可如今的小孩,他们的童年却被考试、名次、测评、补习班裹挟,父母给他们打造了一个金丝笼,每天定时定点地监督他们要学习。 “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稍有懈怠,日子就很难过。学业的压力,让孩子们喘不上气来,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慢慢失去了生命力,内心过得压抑又痛苦。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雯雯家的大儿子,他之所以如此在意考试成绩,就是因为打从出生起,父母就以985、211为目标来培养儿子,从小别人家的孩子在玩,他却在刷题。 考试成绩稍有退步,就会被父亲关进“禁闭室”,被各种打压和讽刺。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也就变得扭曲,得失心过重,一次没考好,便要死要活。
2、过去的小孩自我觉醒要慢一点 过去互联网还未兴起的时候,大家看到的世界就那么大,能比较的对象也就只有那么多,站在差不多的起点上,孩子们的压力通常不会太大。 而且小孩子们的心思也比较单纯,幸福感自然也来得强一点。 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小朋友们过早地见识到了社会的残酷与复杂,明白要想走到顶尖,要与人竞争稀缺资源,就需要从小就开始“内卷”。
所以,你会发现如今的小孩普遍比较早熟,他们很多时候可能比成年人更加深沉。
之前就看过一位三年级小女孩接受采访时提到,她的焦虑就来源于周围人的“内卷”。同班同学中,大部分人都在接受课外教育,私底下悄悄奋发。 可自己的父母不想让孩子负担太重,于是没有给女儿额外报补习班,没想到这反而加剧了女儿的焦虑,觉得其他伙伴都有,自己不努力就会掉队。 为了不被淘汰,小女孩抓住在课堂内的每一秒,拼命地学习,可即使如此,她的危机感从未消失。 “三年级就是一道分水岭,以后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听完小女孩的回答,想必很多人都十分感慨。
我们小学三年级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她们就已经开始考虑未来。时代的发展产生的压力,以及自我意识太早觉醒带来的负担,导致这些孩子们过早地成熟,心理的负担也会加重。 正是如此,导致当下的小孩幸福感慢慢减少,心理问题日益加重,抑郁症也开始变得低龄化。 看完这些,父母还会觉得孩子们心理出问题,是因为他们太玻璃心,没有以前的小孩那样皮糙肉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