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薪教育

标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给学生改变命运的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struggle    时间: 2022-3-19 16:24
标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给学生改变命运的思维
一辈子的读书、思考
一辈子的智慧追寻
[attach]503[/attach]
从学生到成人,为何最终会有成败之分?斯坦福研究表明:成功和失败学生的差异在于思维模式。
既然思维方式决定人生,那教育该如何作为?
在中国教育泰斗顾明远看来,“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中外大咖一致认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思维
中国教育泰斗顾明远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的变化,人的观念的变化,这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思维的变革可以引起社会的变革。
过去谁能想到今天手拿一部手机可以走遍天下,所以我们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也引起了社会的变革。
再有一个例子是集装箱的发明,过去我们运输物资是散装的,散装运输效率很低。发明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运输的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
这就是思维变革,引起了生产变革、社会变革的例子。
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只有思维的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2012年经合组织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报告,关于教师领导力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二十一世纪我们要给学生培养的基本技能有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其他的还有工作方式、工作工具、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
[attach]504[/attach]
美国已故小说家
David Foster Wallace
2005年,美国已故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开头的故事一样,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
Wallace在演讲中说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 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研究表明:思维决定命运
[attach]505[/attach]
斯坦福大学资深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
1
成功和失败孩子的差异,
在于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资深心理学教授CarolDweck非常痴迷于对“失败”的研究。
有些人好像生来就是winner,做什么事都很顺利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则一直很无助,好像这辈子注定是个loser。
于是,她开始观察小孩子,并企图从两组不同的小朋友中找到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问题的答案。
1978年,Dweck和同事一起做了一项研究。
她给小朋友出了不同难度的智力拼图,并记录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话语。很快地,那些无助的小朋友便开始责备自己,其中一个说道:“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迷惑了。”另外一个孩子则为自己辩解道:“我的记性一直不好。”
但是,智力拼图还是被源源不断地抛给了这些小朋友,而且越变越难。“现在一点也不好玩了。”有些孩子叫嚷道。但是他们的抗议没用,Dweck还是不断地向他们抛出难题。最后,这些孩子终于受不了了,他们坚持说:“我放弃了”,有的沮丧到甚至直接将拼图扔到地上。
但是,真正让Dweck震惊的——并由此改变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的,是那些成功的小朋友的做法。 那些成功的孩子不仅仅能够接受失败,而且他们还非常喜欢失败。
当智力拼图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开始责难自己;他们会舔舔自己的嘴唇,然后说道:“我喜欢接受挑战。”
“题目变得越难,我就应该越努力地尝试。”当题目变得越来越难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并没有抱怨游戏变得不好玩,相反地,他们还会给自己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说:“差一点点我就能做出来了。”或者“我之前就成功做出来了,我还可以再成功一次。”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Dweck发现, 这些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在于思维模式。
2
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Dweck先前一直以为:“一个人的素质是一成不变的。你要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假如你失败了,那就说明你不聪明。”
这也是为什么,当那些无助的孩子开始失败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接受现实了——因为失败刚好提醒了他们,他们弱爆了(自己是那么容易就困惑,自己的记性是如此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当然也就变得不好玩了——谁会愿意被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个loser呢?也难怪他们会开始转移话题。
Dweck将这种想法 ,即认为你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你能力所在的测试组成的想法,称为 “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而那些成功孩子的观念恰恰相反,他们会认为: 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而这个世界上也充满了那些帮助你去学习、去成长的有趣的挑战。Dweck将其称为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碰到更难的智力拼图时会那么兴奋——因为那些简单的题目不具有挑战性,他们从中也学不到任何东西。但是那些难题就不一样了。这些题简直太棒了——可以让他们发展一个新的技能,或者征服一个新的问题。
随着Dweck对研究的持续展开,她还在各个领域发现了上面的这种差异。在人际关系中,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寻找那些让他们变得更好的伴侣,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只愿意找那些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人。
即便是在运动领域,那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运动员都会通过不断地训练让自己越变越好,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运动员则会将自己不断萎缩的技能归罪于周围所有的人。
不仅如此,Dweck还发现,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即便是一些很小的干预—— 比如说告诉学生做得很好,而且,不是因为他们很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在很努力地尝试,诸如此类的做法影响非常大...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
[attach]506[/attach]
中国教育泰斗顾明远
怎么培养学生的思维?我觉得从我国当前教育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从教到学的转变。
1
首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把现成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过去我们也经常提倡启发式的教学,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这些问题是老师提出来的,并不等于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探究式、参与式学习。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提倡自主学习中,需要克服自主学习的误区。
自主学习并不是个人学习,而是自主的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学习共同体。 不是把老师的主张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自己去思索去探索。
2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他们生活的环境、家庭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到这些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等水平来设计的,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提供不同的方案。
当前互联网的应用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师生关系发生重要的变化,老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
当然,我们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但也不是否定老师引导的作用。
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
老师的作用就是为每个学生设计一个适合的学习方案,老师能指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策略和方法,老师能注意到个别差异,帮助每一位学生得到学习的成功。






欢迎光临 传薪教育 (https://test.xyf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